青年电影人“我的电影观念”第171期
出品:良介文化
策划:世界电影节申报服务平台
监制:萧十一郎
主编:Anita
责编:Amojor
统筹:张含蕊/Zoe/Sophie/Cynthia/Helena
采访:张寒馨
嘉宾:丁可
丁可,生于广西柳州,长居巴黎,电影配乐师,作曲家,歌者。2011年在音乐厂牌“摩登天空”发表首张专辑 《Island》,随后以电影音乐与舞蹈剧场为主要创作工作,同时涉及 fashion show,戏剧,广告领域,多次与现代舞,装置,行为艺术合作进行现场演出,并曾到以色列、美国等国家演出与文化交流。担任词曲及演唱的歌曲《漆黑的海上》提名第52届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。2020年,丁可为辛爽导演的网剧《隐秘的角落》制作了五十余首原创配乐,获得广泛关注。
主要电影原声带作品:
《踏血寻梅》 导演/翁子光,2015
香港国际电影节闭幕影片,韩国富川奇幻电影节最佳影片、最佳女主角、最佳特别演员,第 52 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、最佳摄影(提名)、最佳原创剧本(提名)、最佳新演员(提名)、最佳剧情片(提名)、最佳女配角(提名)、最佳原创电影歌曲(提名)。
《欢·爱》 导演/黄尧,2016
入围美国圣丹斯独立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。
《暴雪将至》 导演/董越,2017
东京电影节最佳男主角、最佳艺术贡献奖,亚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。
《日光之下》 导演/梁鸣,2019
第3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导演、卧虎单元最受欢迎影片(提名),第49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未来之光奖(提名),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影片(提名)。
故事与歌者:作品是一个人经历和想象的总和
Q:你是从何时发现自己有音乐创作的天赋的?你的作品内化了新古典、后摇、氛围等多种音乐源流,还融合了仙音、暗潮的特点,这种自成一派的音乐风格是如何形成的?
A:我觉得作品是一个人经历和想象的总和。作者的世界是怎样的,会通过他的作品显现出来。我最早是玩摇滚乐,后来自己学了钢琴,很迷恋传统器乐的质感,那个时候开始听很多contemporary classical的音乐,那个时期我也很喜欢一些dream pop和indie pop,所以第一张唱片《Island》有结合这些东西在里面。但后来思维和生活都发生了变化,音乐取向也在慢慢发生变化,维度拓宽了很多。我觉得自己几乎受所有我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影响。
所谓风格是为了区分音乐种类而去定义的,但人是丰富的,人的文化也永远在变化和进化,所以艺术作品不能用语言和符号简单量化,有太多音乐你无法去定义它们是什么风格。
Q:你唱歌时有很迷人的去性别化的嗓音,什么时候开始发挥这种声线去唱歌的?
A:感谢你用了“迷人”两个字。我觉得我那个时候是太想唱歌了,我读高中时最喜欢Radiohead的主唱的声音,所以想要像他一样唱歌。但是从我嘴里唱出来就是另一个样子,慢慢我就用这种声音唱歌了。
(丁可在巴黎Studio Ferber)
Q:很多人都说听你的音乐有种看黑白电影的感觉,这种听觉和视觉之间的通感是怎样塑造出来的?
A:我觉得我的音乐在我的眼里还是有颜色的,不至于是黑白的。但是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。我觉得应该是我幼年时特别不爱说话,非常内向,都自己和自己玩,在脑子里编故事,想象画面和情节,所以我后来听音乐就特别爱想象画面。
Q:如何理解音乐本身蕴含的故事空间?你会像导演或剧作家一样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音乐的故事素材吗?
A:不用理解,去感受就行了。我会去丰富我的体验,去尝试做很多不一样的事情,接触不同的人。我喜欢新的有意思的体验。
Q:电影是声画相融的艺术,你认为音乐或能激发想象的故事和电影叙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?
A:这个关系可以是无限的,有无数种可能性。但是大多数情况下,大家都习惯于那种最熟悉的可能性,该开心的时候来段开心的音乐,悲伤的时候来段悲伤的音乐。其实音乐可以是以很多种不同的形态、位置甚至角色出现在影片里的。
(丁可与同事在幕后制作)
喝酒创作:为配乐取名是我的“恶趣味”
Q:作为配乐师你是以什么标准去挑选片子的?能否介绍一下为影视作曲的工作习惯?
A:我喜欢能发挥想象力、并且有碰撞的片子,音乐能够有足够的空间。至于工作习惯,其实每次都是不一样的,没有很固定的顺序和模式。我拿到片子之后先会去看去想去感受,一般第一遍看完就会有大概的想法,之后会在创作中慢慢形成一个感觉和音乐具体的美学方向,其中也包括配器。工作周期一般看片子的体量,一个月到几个月都有。另外就是,我喜欢边工作边喝酒。
Q:这一次与《隐秘的角落》合作的机缘是怎样的?辛爽导演本人也是玩音乐的,你们合作的过程中有没有想法上的冲突和磨合?这是你第一次为电视连续剧配乐,为网剧配乐和为电影配乐的过程有何不同?
A:机缘就是他们制作方联系了我,我觉得是好的作品,我们就开始合作了。我和辛爽导演在创作中沟通出很多花火,当然也有很多争论。
为电视剧和电影配乐最大的不同就是体量的不同,对我来说这次的配乐就像一个超长的电影。
Q:我发现《隐秘的角落》每一首配乐的名字都很有意思,比如《记忆之坑》《把手伸进来》《多人舞蹈项目》,这些名字是你赋予特定剧情的概念吗?在整部剧集50多首配乐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?
A:这些名字是我的恶趣味,我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剧情和音乐。我最喜欢的有很多首,你说的这三首我都很喜欢。
(《隐秘的角落》)配乐列表 [节选])
幕后侠客:我的人生至少可以是二十部电影
Q:《踏雪寻梅》是港片,《隐秘的角落》《暴雪将至》故事背景在南方,《日光之下》是发生在东北小城的故事,你会在电影配乐中凸显地域性特征吗?你认为自己的音乐是地域性、民族性的还是纯粹世界性的?
A:要看情况,一般来说除非故事主题是需要地域性非常鲜明的音乐(多半是一些有民族色彩的,很代表地域性的音乐或者乐器),或者除非是和片子主题有非常强烈的关联,我不会在音乐中刻意地并且具象地去表现。我觉得地域性的特征应该融入人物、故事和氛围里,而音乐去为这些服务就好,你说那种“地域性”的东西我还是更喜欢把它们内化在音乐里。
Q:对你而言,电影音乐创作和现场表演哪个更有吸引力?
A: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感觉。在幕后做音乐其实挺像一个侠客的,大家都不知道你是谁,真实的面目怎么样,也挺酷的。Live是另一种感觉,大家在你面前“观赏”你的表演。我很久不演出了,所以我已经对那种感觉很陌生了。
(丁可合作Radio France管弦乐团,为《暴雪将至》电影原声带演奏)
Q:你个人最喜欢的电影是哪一部?不同时期对你影响比较大的original soundtracks是哪些?
A:我最喜欢的电影是《37°2 le Matin》(《巴黎野玫瑰》,1986)。其实我喜欢的电影非常多,但是这一部是对我来说有一点意义的,因为当时处在特殊的时期。《37°2 le Matin》的原声我是高中就开始听的,一直到现在都在听。
十年前非常喜欢《Babel》(《通天塔》,2006),Gustavo Santaolalla创作的原声。近年最喜欢的是《Touch Me Not》(《禁身接触》,2018)的原声。Mica Levi配乐的《Under the Skin》(《皮囊之下》,2013)、《Monos》(《猴子》,2019)听得也还挺多的。
Q:如果要把你自己的人生比作电影,那会是怎样的一部电影?在那部电影里,生活的BGM是什么风格?
A:我觉得我的人生至少可以是二十部电影,每部电影的BGM都是不同的风格。
采 访 手 记
相比影像,音乐的情绪和质感无疑更加难以阐释和转述,好比把脚浸在水里,个中冷暖只有自己体会。丁可老师是专业而开放的音乐人,他的音乐从不乏实验性。这些年来他尝试了不同的配器、色彩、线条和温度,但我总会在他的作品中听见一种相似的意境——黑色的命运之鸟从夜幕俯冲下来,在回潮的海面无处落脚,近身泛起低沉的风声和烟卷的味道,伤感而自由。这一帧画面幻化出万千意绪,可静坐,可跳舞,所有的故事似乎都可能发生,一部电影也就有了灵魂。不知道你的感受是怎样的。
在谈话中,丁可老师提到了一些音乐流派和音乐人,世界电影节课代表小寒馨为想长知识的读者朋友做了注释,方便大家理解和查阅。笔记本请就位——
♪ Dream Pop: 梦幻流行乐,它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独立/另类摇滚(Indie/Alternative Rock)的子流派,用电吉他、合成器、噪声制造模糊的音响效果,常常在作品中使用空灵或很模糊的人声低吟浅唱相对流行化的旋律,通过复杂的多层次的失真、混响、效果器运用,来制造一种无法辨别乐器的音墙、声浪,从而达到眩晕迷幻的氛围。相比大多人对摇滚“硬、重”的刻板印象,梦幻流行是很软很朦胧的。
♪ Indie Pop: 独立流行乐,音乐更着重于声音的融洽、音乐的编排以及歌词的创作,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更有旋律、更少吵杂、更少焦虑的Indie Rock类型,它所折射的是地下音乐柔和、唯美的一面。
♪ Radiohead: 电台司令,一支来自英国牛津的五人摇滚乐队,组建于1985年,随后签约百代唱片,曾相继推出《Pablo Honey》《OK Computer》《Kid A》等专辑,曾入驻第34届美国摇滚名人堂。
♪ Gabriel Yared: 盖布瑞·雅德,黎巴嫩音乐家、管弦乐家、电影配乐家。1986年,他为《巴黎野玫瑰》创作的配乐获得了法国音乐奖和恺撒奖提名;1996年,作品《英国病人》电影原声带获得了奥斯卡奖、金球奖和格莱美奖。
♪ Gustavo Santaolalla: 古斯塔沃·桑多拉拉,阿根廷作曲家,作品揉合摇滚、爵士与传统拉丁乐,曾以《摩托车日记》原声带获得英国学院奖最佳电影配乐。他最有名的电影配乐之一是《断背山》,再现神妙吉他功力,简单拨弦勾勒出广漠草原景致,搭配弦乐为这段悲伤爱情铺展出朴实隽永的意象。
♪ Mica Levi: 麦卡·利维,英国作曲家、电影配乐师,擅长氛围音乐。2013年首次参与电影配乐,就凭借《皮囊之下》获得第27届欧洲电影奖的最佳原创配乐,2016年《第一夫人》获得第89届奥斯卡的最佳原创配乐提名。